一是在政策落实上加强合作。 从 200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 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战略的若干意见》, 到 2014 年《 国 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 大政策举措的意见》的正式发布,这 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对东北地区的经 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历经 10 余年,东北地区的结构 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和缩小地区差异 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象双鸭山这样 的资源型城市,加快转型发展的任务 异常艰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量小, 服务业发展慢等因素, 妨碍着地方 经济的持续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之 下,单靠自身力量实现克难解困、转 型发展举步维艰,充分借助国家政策 之力成为我们应对危机、破解难题的
重要举措, 因此, 东北东部 14 个市 州应在研深研透、用足用好国家政策 上下足功夫,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 的历史机遇,围绕民生改善、产业项 目、重大基础设施等共性问题,不断 强化省际、城际之间沟通协作,抓紧 抓好跨区域发展规划的衔接和落实, 确保重大区域合作项目的顺利启动 实施,为构建东北东部地区经济一体 化发展格局提供强力支撑。
二是在产业发展上加强合作。 产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产 业合作是区域合作的重要抓手。东北 东部 14 个市州资源富集,区位条件 各具优势,在省域发展中都居于重要 地位,我们在打造主导产业和推动产 业合作上,具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快
经济转型,实现科学发展,我们应当 本着错位发展、借势发展和互惠发展 的原则,在主导产业培育和重点产业 合作上下功夫、求实效。目前,双鸭 山市正致力于培育和壮大绿色食品 加工、煤炭精深转化和对俄经贸物流 等产业,鼓励区域内企业开展技术、 生产、投资合作,支持企业跨区域、 跨产业重组兼并,通过有序竞争提高 区域产业的整体实力。因此,我们迫 切需要与各兄弟市州之间开展合作, 欢迎各兄弟市州参与到我市绿色有 机食品加工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和 对俄文化物流经贸产业园区建设中 来。同时,也诚恳地希望各市州根据 东北东部区域现有产业格局,发挥沿 海、沿边城市开放和内地城市产业承 接的优势,共同促进冶金、医药、林业、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支柱优势 产业扩能提升和相互配套融合,增强 资源、技术、原材料、信息、营销等 各种要素的优势互补,形成更大范围 的集群发展。
三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强合作。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框 架内,黑龙江省依托“中蒙俄经济走 廊”,进一步明确了龙江发展定位, 着力构建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 以铁路干线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形成 的东部通道为依托,着力打造国际商 贸物流带、要素集聚产业带、互利共 赢开放带。不管是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实施,还是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 济带建设, 不论是同步推进商贸物 流服务业发展,还是推动对俄经贸合 作转型升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均处 于优先地位。我们 14 个兄弟市州也 应当把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突破口,努力构建东北东部区域大交 通、大通关总体布局,促进交通快速化、区域化、网络化。特别是临近的 省域、城际之间应抓住关键通道、关 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 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道路的通达 水平。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佳木 斯机场迁建、佳木斯到双鸭山高铁、 双鸭山市饶河至俄罗斯比金跨江大 桥等工程。在今后发展中,我们也非 常愿意和其他兄弟市州携手,进一步 统筹通道工程的规划衔接,合作实施 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建设,逐步 形成连接区域内城市以及我们与外 部之间的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提升对 外交通运输能力和水平。
四是在人才交流共享上加强合作。人才培育和开发是地区发展的要 素保障,也是加强区域合作的重要内 容。作为后发地区,双鸭山市对各类 人才的需求尤为迫 切。 特别是在国 家 大力 支持 互 联网、 电 子商 务及 网络金融发展, 推进“ 互联网 +” 行 动 计划 的背 景 下, 我 们相 关领 域 的人才更显缺乏。 因此, 我们希望与 东 北东 部各 兄 弟市 州, 共 同把 人才 资 源开 发和 交 流, 做 为加 强区 域 合 作中具有前瞻性、 关键性、 重要性 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协同攻关, 重 点 突破。 积 极推 进各 项 人才 政 策和 人才供求信息的互联、互通、共享, 重 点在 人才 资 源整 体 规划 利 用、 高 端 紧缺 人才 柔 性开 发、 高 校毕 业生 就 业指 导、 专 业技 术职 称 及职 业 资 格 证书 互认、 人 事培 训考 试 合作 等 方 面加 强探 索, 形 成良 好的 合 作机 制。以政府为主导,发挥学术机构、 企业以及民间团体之间的协同推动 作 用, 积 极鼓 励 和支 持各 类 人才 跨 省 区从 事科 研 合作 和 服务, 实 现区 域 内人 才智 力 资源 共 享。 以 加快 科 技园区和科技创新孵化基地建设等 为 载体, 推 动各 类科 研 院所 和 企业 之 间的 交流 合 作, 加 强科 技成 果 转化, 最 大限 度地 发 挥人 才 资源 的 经 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