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发展机遇 搭建合作平台
全面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中共丹东市委书记 戴 玉 林
(2012年8月9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
很高兴再一次受邀出席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圆桌会议,与各位领导欢聚一堂,共商区域合作发展大计。首先,我代表丹东市委、市政府感谢东道主——鹤岗市为承办本届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周到服务。借此机会,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合作发展、联动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旋律。自2005年以来,丹东市发起并与东北东部合作城市共同举办了两届“构建东北东部经济带论坛”和三届“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圆桌会议”。经过7年来的积极实践,区域联动日益紧密,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发展空间全面拓展,比较优势充分彰显,已经成为东北东部14个城市共同参与、务实推进、互利共赢的战略平台。
作为东北东部区域合作中的沿海港口城市,我们丹东始终把打造东北东部出海新通道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东北振兴、辽宁沿海开放、兴边富民和对朝“一桥两岛”开发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基础设施等独特优势,快速推进一个机场(丹东机场改扩建)、两大海港(丹东港、海洋红港)、三条铁路(沈丹客专、丹大快铁和东北东部铁路)和四条高速公路(沈丹、丹大、丹海和丹通)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加快实施口岸建设、能源水电、汽车制造、仪器仪表、船舶工业、现代物流和商贸旅游等一批重大项目,使丹东沿江沿海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功能迅速完善,产业集聚效应快速扩大,开放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极大地促进了全市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深化区域合作,有利于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我们要借助国务院今年3月批复的《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的东风,共同推动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再上新台阶。在此,我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共同推进规划方面的务实合作,推动东北东部经济带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一体化发展要求,在《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指导下,以东北东部经济带为发展主轴,以鸭绿江经济合作先行区为突破口,共同编制好《东北东部经济带概念性发展规划》,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城市化发展、产业布局、旅游观光、生态保护、边境贸易、物流体系等重点内容,并提出规划实施的重点措施等。要结合东北三省“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做好与三省相关行业规划、环保规划等的有效衔接。各市(州)应当组建东北东部经济研究机构,确保规划编制工作的连续性、实效性。
二是共同推进物流方面的务实合作,构建区域联动综合物流体系。加强区域交通物流规划的衔接合作,共同推动东北东部铁路、城际高速公路和海陆空联运等物流大通道建设。加快城际间物流节点设施建设,支持物流企业跨地区经营,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公共物流配送、仓储中心。加速推进鸭绿江物流口岸建设,以及丹东港在东北东部城市的“陆港”建设,尽快实现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
三是共同推进旅游方面的务实合作,加快东北东部无障碍旅游平台建设。以东北东部铁路为轴线,共同研究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统一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统一整合精品旅游资源,统一对外宣传促销,构建区域网络营销系统和商务服务平台。积极开辟绿色通道,统一旅游标识,保证各市的旅游车辆在东北东部旅游带内通行无阻。进一步整合丹东、集安、临江、长白等特色旅游资源,打造鸭绿江风光旅游带。以口岸城市为依托,开发和拓展边境旅游、过境旅游等特色旅游项目,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四是共同推进口岸方面的务实合作,全面提升边境开放水平。东北东部城市多为边境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同处国家兴边富民政策、少数民族区域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惠及之地,要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提高整体性开放水平。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打通东北东部对外开放交通运输通道,统筹规划边境口岸城市建设,突出合理分工和优势互补,改造提升口岸基础设施,增强对俄、对朝贸易集散功能,吸引域外投资者参与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跨国经济合作区建设。
各位领导,今年下半年,东北东部铁路和鹤大高速公路辽宁至吉林段将竣工通车,沿海与腹地互联互动也将由设想变为现实,我们将继续秉承互利共赢的原则,全力推进与东北东部城市的大合作,努力把丹东建设成为东北东部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和国际化新兴港口城市,竭力推动东北东部区域合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真诚欢迎各兄弟城市来丹东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