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论坛交流
论坛交流
白山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裘会文在第三届东北东部(12+1)区域合作圆桌会议上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2/5/2 16:04:00 来源: 浏览:()

深化合作共识  发挥区域特色

打造东北东部新的经济增长极

?在第三届东北东部(12+1)市(州)区域合作圆桌会议上的发言

2011922日)

吉林省白山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裘会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盛会携手合作求发展,群贤毕至深化开放谋共赢。很高兴来到美丽的中国雪城、塞北江南牡丹江,出席第三届东北东部(12+1)市(州)区域合作圆桌会议,与大家欢聚一堂,共话友谊,共谋发展。非常感谢东道主牡丹江市为本次会议所做的精心准备和周到安排。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共白山市委、白山市人民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各级领导、各位嘉宾致以诚挚的敬意!并转达白山人民对大家的美好祝福!

白山市地处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腹地,与朝鲜隔鸭绿江相望,幅员面积17485平方公里,6个县(市)区,人口130万。白山是一块钟灵毓秀的风水宝地,自然资源丰饶富足,山水风光旖旎多姿,人文景观独具魅力,承长白山之雄浑,传鸭绿江、松花江之灵性,屹立于中朝边境,历经沧海桑田,而今生机勃发。

白山市因山而名。白山市座落在中国十大名山长白山的环抱中,她依山而建、因山而名、顺山而兴,与长白山融为一体。这里是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重点保护区、国家5A级风景区。这里有“吉林八景”之首的长白山飞瀑、神奇壮观的雪山天池、鬼斧神工的锦江峡谷、广袤壮阔的林海雪原,是国际公认的地球同一纬度带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生物物种最多的自然生物圈和物种基因库。

白山市因林而秀。境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3%,人均林木蓄积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是东北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和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天然药材库,是我国最大的人参主产区,素有“立体资源宝库”的美誉。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首家全幅员森林旅游城、绿色食品城、特产名城,是“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西洋参之乡”、“中国林蛙之乡”、“中国黑木耳之乡”、“中国红景天之乡”、“中国北五味子之乡”。

白山市因水而美。境内有鸭绿江、松花江、浑江三大水系,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7倍。有“神水”之称的长白山温泉星罗棋布,是关外温泉养生旅游的最佳去处。130处天然矿泉水水源地、23万立方米日流量,使这里成为与阿尔卑斯山和北高加索地区齐名的世界三大矿泉水富集地之一,被国际饮水组织命名为“中国?白山国际矿泉城”。

白山市因矿而兴。境内已发现矿产100余种,探明储量的有36种,占吉林省储量30%以上的矿种有12种,其中硅藻土、炼镁用白云岩和煤炭、铁矿石储量分别居亚洲、中国和吉林省首位,大横路钴矿是全国唯一的独立钴矿床,被专家称为煤、铁、钴、镁、硅藻土 “五矿之都”。

白山市因边而强。地处中朝边境,位于图们江和鸭绿江两大出海口、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大经济带之间的重要连接点上,域内有两个贸易口岸、六个过货通道,是我国对朝开放的前沿地区和鸭绿江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发展外向型经济潜力巨大。

白山市因文而盛。这里是满清王朝的“龙兴之地”,肃慎、高句丽、女真等众多少数民族先后在此留下过足迹。长白山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边疆文化和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筑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魅力,“中国松花石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和“中国松花砚文化产业基地”。

近年来,特别是东北东部(12+1)市(州)区域合作圆桌会议机制建立以来,我们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打资源牌、走特色路,突出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统筹推进工业化、生态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做大做强能源、矿产冶金、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发展壮大矿泉水、人参、医药、林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五大特色产业,大力培育新材料、现代物流两大新兴产业,经济社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综合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循环经济试点市及主体功能规划区,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综合增长竞争力位列全国第三,同时被评为2011年度最佳投资城市。总投资230亿元的中国最大旅游投资项目、吉林省头号招商引资项目??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将于明年建成运营,标志着长白山正式进入深度开发时代,将使吉林省乃至东北三省旅游产业体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白金产业”,打造中国北方的博鳌和世界东方的达沃斯。我们规划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五项指标翻一番半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纯收入、社会保障覆盖面五项指标全省领先,迈进吉林省较发达城市行列,努力把白山打造成东北重要能源基地、吉林矿产冶金生产基地和林木加工基地,以及吉林东部现代物流中心和长白山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东北东部13个城市山水相连,人文相亲,面积占东北地区的三分之一,人口和经济总量占东北地区的五分之一,各具产业特色,经济互补性强。随着《东北东部12市(州)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等多项战略合作协议陆续出台,区域内经贸合作不断闪现亮点。今年7月份召开的东北四省区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签署了《加快建设东北东部经济带》等三个合作协议和《打造大东北无障碍旅游区》等四个行动计划,标志着东北东部区域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而东北东部铁路、通化至丹东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通边达海大通道加快建设,将使东北东部城市群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合作前景更加广阔。我坚信,只要我们始终以诚相待,加强沟通,增进互信,真正做到心相连,情相容,力相合,就一定能够推动次区域合作再上新台阶。

本次会议以“深化合作共识、提升沿边开放”为主题,抓住了当前区域合作的关键,反映了各地的共同愿望,顺应了当前发展潮流。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要发挥自身优势,加速推进区域产业一体化。东北东部(12+1)市(州)都是近年来经济发展充满蓬勃活力的新兴城市,经济结构类似,产业关联度高,同时又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分工格局。各地应根据现有产业格局,共同促进冶金、医药、食品、煤炭、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等支柱优势产业扩能提升和相互配套融合,增强资源、技术、原材料等各类生产要素优势互补,使区域经济领域的交流进一步“活”起来、优势产业进一步 “火”起来,形成更大范围的集群发展。

二要加强对接协作,加速推进交通物流一体化。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公路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有利时机,在城际铁路、省际高速公路、新航线开辟等方面加强沟通合作,积极联手向上争取,尽快形成联通东西、对接海陆、往来便利、物流通畅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充分发挥东北东部城市滨海、滨江、沿边的优势,加快发展区域物流产业,使物流产业在区域内、城市间、企业间的合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板块,真正成为促进区域经济繁荣的加速器。

三要强化合作开发,加速推进旅游服务一体化。东北东部城市群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对于整合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提升整体实力和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与各兄弟城市一道加强旅游项目合作与宣传,突出“白山黑水、冰天雪地、天然草原、民族风情、工业基地、旅游胜地”的地域特色,积极建立优势互补、行业协作、交流互通、整体联动的新机制,携手共建东北东部无障碍黄金旅游带。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东北东部(12+1)市(州)区域合作为我们各个城市之间架起了合作与增进友谊的桥梁。让我们在这种凝心聚力、和衷共济的兄弟般氛围中,秉承团结协作、互惠共赢的一致心声,携手同进,共创辉煌,为东北东部城市群加快崛起和共同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最后,预祝第三届东北东部(12+1)市(州)区域合作圆桌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