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交流
牡丹江市委书记徐广国在东北东部12市(州)区域合作圆桌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2/5/2 16:04:00 来源: 浏览:()
我们东北东部十二市,以东北东边道为纽带,多年来交往日益频繁、合作逐渐深入、友谊也与日俱增。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一体化已成为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格局,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地区实现快速发展的宝贵经验和有效途径。今天我们十二市(州)共聚一堂、畅谈合作、共谋发展,为我们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东北东部地区整体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们牡丹江愿与兄弟市(州)共同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提升沿边开放的历史任务出发,用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高的起点,与诸位共同来谋划东北东部地区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全力推进区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牡丹江区域开放优势得天独厚,哈牡绥东贸易加工区正成为提升沿边开放重要平台。牡丹江有着百余年的对外开放历史,有四个国家一类口岸,2008年对外贸易额突破100亿美元。如果说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主要看沿海,后三十年可能要看沿边。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沿边开放提高到与沿海开放同样的高度,明确指出要提升沿边开放,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这为沿边开放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几年来,牡丹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今年正向“双六”(财政收人达到60亿元,GDP达到600亿元)目标努力。去年以来,牡丹江沿边开放先导区上升为省级战略,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列为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之一,正在向国家级战略迈进,全国第六个综合保税区??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已经获得国家批准,正在抓紧建设。在俄罗斯建有三个境外工业园区,总投资3亿美元,建有35个境外市场,年销售额200多亿美元。2007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与俄方总理进行会谈时,就陆海联运大通道问题与俄方交换了意见,并将畅通陆海联运大通道上升为双方的国家战略。为此,我们积极探索黑龙江和东北地区“出境不出口、借港出海”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中外中、中外外”模式,现在正向常态化、便捷化发展,与韩国釜山、俄罗斯纳霍德卡共同运作的中俄韩物流合作已正式启动。牡丹江正在向经济大市、开放大市、品牌大市的目标迈进。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区域的发展决不可能是孤立的、割裂的,特别是牡丹江这种经济外向度很高的地区,对外联系越紧密,经济就越活跃。因此我们将借助东北东部十二市(州)区域合作的契机,发挥好牡丹江的区位优势、口岸优势、资源优势、人脉优势、与周边地区共同发展,为东北东部地区的整体崛起提供更大、更好的平台。
二、加强省际战略合作,共同探索辟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前景广阔。2009年9月1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省区协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并将辽宁沿海开放带、长吉图开发开放、绥芬河综合保税区作为下步开放重点。牡丹江要打造面向东北亚的开放先导区,首先要依托东三省,进行跨地、跨省合作,实现对内对外的同步开放。参加十二市(州)论坛的各座城市,大部分都是沿边开放城市,虽然区位分布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但我们都处于东北东部开放带和物流通道的节点上,有着相似的优势和共同的目标愿望。是东三省乃至全国对俄、日、朝、韩四国经济贸易的前沿。在各地以往的经济发展中,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开放基础和新的发展思路。黑吉辽三省的开放重点都在东南部,遥相呼应,共同面向东北亚区域。随着东北东部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十二市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面向东北亚和国际市场,我们十二市是竞合关系,合作大于竞争。因此,我们有必要共同着眼于东北亚经济圈,探索更高层次的合作发展模式。目前中、俄、日、韩、朝、蒙经济合作不断深化,东北东部地区的区位优势越发显现,载体作用日益突出。牡丹江启动的中俄韩物流,在牡丹江、海参崴、釜山三地之间将成了一个国际“金三角”,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丹东、延吉(图们江流域)、牡丹江(绥芬河、东宁)、海参崴一线,连结十二市陆海联运大通道的形成,将有望在中、俄、韩、日间形成一个环形物流体系,我们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以物流为牵动,加强各物流节点城市的合作,共同探索辟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三、十二市(州)应互利共赢、一体化发展,打造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是共同应对金融危机。当前,我们十二市有着共同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个口岸的发展。我们应本着务实的精神,共同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形势下合作发展的新模式,共同研究摆脱当前对外贸易的不利局面,共同协商对内对外招商引资政策,避免恶性竞争、维护国家和区域利益。二是共同探索务实的一体化机制。组织东北东部研究协会、论坛,加强区域合作的理论与战略研究,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合作重点,探索建立科学、务实的合作方式和推进机制。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体系的一体化、物流通道一体化,从而进一步加快各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同时,应探索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打破行政、地域界限,率先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东北东部地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三是以旅游和物流为突破口,共同推动产业合作。我们十二市间,应本着一体化原则,共同打造东北东部物流通道和新的出海通道,共同打造东北东部“名山、名湖、名港”旅游观光带,加快推进区域内资源、产业、园区、项目、金融、城市的衔接、对接,建立统一开放的产品、技术、产权、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应加强区域内边境经济合作区、保税区、外向型产业园区、互市贸易区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各省市间主要经济部门的对口联系,加强民间组织和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错位竞争、共同发展,共同扩大对外合作、做大产业基地、畅通经贸通道,使东北东部地区成为中日俄韩朝经贸合作热点区域、国家提升沿边开放先导区域,形成东北东部沿边地区的整体开放格局。四是共同树立对外形象,争取外部支持。请国家和东北亚地区各国媒体,举行“东北东部城市行”等活动;对东北东部经济带十二市(州)进行整体宣传、整体推介;共同争取国家支持,对于有利于促进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制定等,发挥各自的优势和整体的合力,联手呼吁、共同争取;打造东北东部经济带这个整体品牌,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发挥十二市(州)的整体优势进行招商引资,加强对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