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十二五”规划
发布时间:2012/5/2 15:34:00 来源: 浏览:()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延边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历史性机遇,解放思想,“先行先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实施开放先导、项目带动、城乡统筹、和谐保障四大发展战略,联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新延边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延边州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毫不动摇地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谋划和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经济和社会效益优的重大项目,以增量带动存量调整,以结构优化带动总量扩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促进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相协调;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

??必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生产力布局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先行先试,加大改革力度,消除体制障碍,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内在活力。进一步实施开放先导战略,以珲春开放“窗口”和延龙图开放“前沿”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推进图们江区域合作开放开发进程,形成对外开放新优势。

??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注重节能减排,合理开发资源,发展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从解决增加人民收入、扩大城乡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保障公共安全等各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努力实现富民与强州的有机统一。

三、战略定位

??沿边对外开放开发的先行区域。以“窗口”和“前沿”为主体,在促进我州与内陆腹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开拓陆海联运国际运输新通道、探索跨境经济合作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引领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向纵深发展,为全国沿边开放开发提供经验和示范。

??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示范区。坚持总体规划共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发展同构、公共事务同管,加快延龙图组合城市向大城市发展;积极推进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加快延龙图一体化步伐。

??中国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充分利用我州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立足图们江,面向东北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综合实力,广泛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图们江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食品、能源矿产、林产、旅游、医药等支柱优势产业,着力培育和延伸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大幅提高区域的整体综合实力,成为促进吉林振兴和辐射东北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四、发展布局

根据我州产业基础、人口与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基础设施条件,调整优化区域空间结构,加强资源整合,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科学规划生产力布局,构筑“一个核心、两大经济板块、两条经济带”的空间发展框架,形成定位清晰、分工合理、相互耦合的空间区域新格局。

“一个核心”。延龙图组合城市。按照“规模做大、功能做强、环境做美”的要求,延龙图一体化取得实质性突破,强化长吉腹地与“窗口”之间的纽带传导功能,培育形成功能完善、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性、开放型区域中心城市。依托延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新兴工业集中区,大力发展食品、医药、电子信息、能源、建材和汽车机械等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壮大IT产业园、能源工业园、建材工业园和生物工程园等特色园区,形成图们江区域的产业集聚中心和服务经济中心。龙井市按照延龙图总体规划布局进行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制浆造纸业、能源矿产业和纺织等支柱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朝医药和生物制药产业。以建设中国朝鲜族民俗文化风情园为支点,全力打造生态游、民俗风情游、出境游、冰雪游、康体休闲游等旅游文化品牌,建设低碳宜居生态城。图们市重点围绕建设经济开发区、中朝口岸互市贸易区、曲水物流园区等八大经济园区,打造成为延龙图一体化中的对外贸易中心、进出口加工基地和国际物流集散基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前沿、东北开放振兴的窗口和图们江地区开发的重要门户,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生态口岸城市。

“两大经济板块”。即东部经济发展板块(珲春、汪清)和西部经济发展板块(敦化、安图、和龙)。珲春市加快俄、日、韩和香港工业园区建设,增强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实力,推进与毗邻边境地区基础设施的合作建设。适度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国际合作竞争力,把珲春开放窗口建设成为集边境区域性出口加工制造、境外资源开发、生产服务、国际物流采购、跨国旅游等多种对外合作形式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汪清县作为长吉图先导区与黑龙江哈牡绥东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广泛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开辟物流通道,强力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全力打造以矿产业、木制品加工业、能源产业、特产业和旅游产业为支撑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基地,构建具有汪清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争做全国边远少数民族落后地区率先发展的示范。敦化市作为长吉图先导区的中心节点城市,立足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坚持工业主导和城市带动,扶持壮大林产、医药等支柱产业,培育发展能源矿产、旅游、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建设新型能源基地、木材加工贸易基地、长白山医药产业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基地以及重要的商贸流通枢纽和旅游集散中心。安图县作为联结长吉与延龙图两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城市,大力发展矿泉水、绿色能源、生态旅游、绿色生态农业和新兴产业,建设成为以长白山品牌为依托的旅游名县、以长白山资源为依托的经济强县、以长白山自然环境为保障的生态强县和以长白山历史为底蕴的文化大县。和龙市围绕矿产冶金、机械加工、医药和食品等支柱优势产业,推进资源集约转化,着力延伸产业链,强化产业聚集,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建设成为进口资源加工区、东北地区新兴特钢基地、图们江区域合作重要战略通道。

“两条经济带”。一条经济带是以珲春?长春铁路、高速公路为轴线,依托轴线上的中心城市、节点县(市)、重点乡(镇),以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和特色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基础,以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形成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带状经济区域;另一条经济带是以东北东部铁路通道为连线,以中俄、中朝边境口岸群为依托,构建沿边开放经济带,重点发展能源矿产、农副产品加工、口岸经济和边境旅游等产业。

五、预期目标

 “十二五”时期,延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济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国际化水平全面提升,区域合作开发进程不断加快;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和谐延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能耗的基础上,经济总量进一步提高。到2015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财政收入与GDP保持同步增长,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8%;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8%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3左右。

??经济结构显著改善。产业结构趋于协调,三次产业比重预期达到 5:50:45;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0%左右;服务业就业比重达到40%;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到70%以上;城乡结构进一步改善,城镇化率提高到75%。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到2015年,研发(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0 %和40%,每万人中拥有大学毕业生780人以上;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43张、卫生技术人员58人;数字电视入户率达到90%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到2015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降低16%,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控制在1.5吨标准煤以下;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5%,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10%,氨氮排放总量减少5%;坚持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有量达到34.6万公顷;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森林覆盖率超过80%;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75%和5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城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10平方米。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口协调发展,全州总人口达到223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5‰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1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100元,年均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0万人,到2020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以内,五年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22.5万人,五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次。

??远景目标展望。到2020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500亿元以上,与全省同步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属性

备注

经济

实力

 

8个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33.6

1120

预期性

年均增长16%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万元

2.4

5.6

预期性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385(注)

[2985]

预期性

年均增长15%以上

财政收入(全口径)

亿元

88

184

预期性

年均增长16%

工业增加值

亿元

210.1

480

预期性

年均增长1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257.7

565

预期性

年均增长17%

外贸进出口总额

亿美元

15.5

35

预期性

年均增长18%以上

R&D经费占GDP比重

%

2

2

预期性

 

经济

结构

 

3个

三次产业比重

%

9.9:47.5:42.6

5:50:45

预期性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65

70以上

预期性

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城镇化率

%

67

75

预期性

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

社会

发展

 

8个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

95

95以上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85

90

预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40

40以上

预期性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率

%

 

95以上

预期性

 

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万人

42.4

44

约束性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

%

50

70以上

约束性

 

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

41

43

预期性

 

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57

58

预期性

 

 

 

 

 

生态

环境

 

9个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16.69

16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

[55.4]

[30]

约束性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

%

22.77

5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

%

11.99

10

约束性

 

城市污水处理率

%

44

70

预期性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60

75

预期性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40

50

预期性

 

耕地保有量

万公顷

36.9

34.6

预期性

 

森林覆盖率

%

80

80以上

预期性

 

人民

生活

 

9个

人口自然增长率

1.6

2.5

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769

26100

预期性

年均增长12%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

5416

8800

预期性

年均增长10%以上

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万人

[2.56]

[10]

约束性

 

人均期望寿命

 

79.26

81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1

4.5

预期性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24]

[22.5]

预期性

 

转移农村劳动力

万人次

[13]

[90]

预期性

 

城镇保障性住房新开工面积占住宅开发面积比重

%

45.7

40.8

预期性

 

注:1.按新统计口径,2010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基数调整为385亿元。

    2.[  ]表示五年累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