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动态
合作动态
“互联互通 合作共赢 奋力走出东北东部地区旅游发展新路子”----双鸭山市副市长马春波在第八届东北东部区域合作圆桌会议讲话
发布时间:2016/11/21 13:30:00 来源:未知 浏览:()

  本届圆桌会议的主题是“加强合作,优化环境,联手打造具有东北特色的生态旅游城市群”,这是落实好《东北东部经济带发展规划》的积极实践,符合东北东部区域的现实情况、共同利益和发展需求,对我们各市州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双鸭山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2015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433.3 亿元,增长 3.0%; 第一产业生产总值 165.6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生产总值98.7 亿元,增长 -3.6%;第三产业生产总值 169.0 亿元, 增长 8.8%。 经济总 量增长放缓,第一产业平稳发展,第二产业出现下滑,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今年 5 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黑龙江视察工作,对龙江发展进行了“把脉问诊”并对优化产业结构,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老字号提出了要求,其中针对龙江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总书记提出了“发展冰雪游、森林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等旅游产业以及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的明确要求,为龙江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单从健康养老生活服务业上看,从去年 5 月起,黑龙江省政府挂帅、相关厅局组团“数下江南”,举办了 14 场“黑龙江天鹅颐养联盟候鸟养老推介会”及“黑龙江绿色、有机食品展示会”等大型宣传推介活动。我市也积极抢抓养老产业发展有利契机,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社会养老机构发展。全市共推出 9 个对外招商养老产业项目,已经与深圳、武汉、南京等地的 5 家企业签订了候鸟式养老意向协议书。我们坚持攀高结贵,建立和强化了与深圳市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产品打造、文化产业创新等多方面全方位的务实合作。
  可以预期,双鸭山的发展前景十分美好,但也离不开与东北东部地区各兄弟市州的务实合作和鼎力支持。围绕本届会议主题,我简要介绍一下双鸭山市旅游资源情况,并提几点意见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双鸭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双鸭山历史文化悠久。早在 1800年前,双鸭山曾是满族祖先肃慎和挹娄文化的发祥地。全市发现各类古遗址 1300 余 处, 其 中, 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 2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2处,尤以汉魏时期挹娄人王城——凤林古城遗址和东北亚最大天文星座古城——七星祭坛遗址最具代表性。据考证,凤林古城是汉魏时期挹娄人的王城所在,是汉魏时期三江平原发现的结构最复杂、规模最大、宫城与宫 殿出现最早,且保护最好的城址,比 渤海国都上京龙泉城早 500 年,比阿 城金上京会宁府早 900 年。近现代, 双鸭山这片热土是北大荒精神的发源 地,涌现出了体现时代精神的抗联文 化、垦荒文化和知青文化等众多的优 秀文化。
  双鸭山生态环境优良。全市森林 面积 86 万公顷,国家森林公园 2 处, 森林覆盖率达 39.5%。大小河流 60 余条, 水域面积 946 平方公里,其中,乌苏 里江为中俄界江,挠力河是三江平原 最大河系。湿地面积 50 万公顷,占我 省天然湿地面积的 6.1%。其中,国家 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2 个,省级自然保 护区 3 个,七星河是我国 49 个国际重要湿地之一。湿地中物种丰富、鸟类 繁多,高等植物 606 种,脊推动物 218 种,七星河湿地被命名为“中国白琵 鹭之乡”。我市现有 27 个 A 级旅游景区,安邦河湿地公园、雁窝岛湿地生态旅游区、千鸟湖湿地旅游度假区均为 4A 级旅游景区,七星河湿地生态旅游区为 3A 级旅游景区。
  双鸭山民族风情浓郁。全市有汉、满、朝鲜、赫哲等 36 个民族聚居,有2 个民族乡、9 个民族村,其中,四排乡是中国仅有的三个赫哲族民族乡之一,这里有喜庆祥和的乌日贡节、独特的说唱艺术伊玛堪、体现民族特色的鱼皮工艺、美味特色小吃塔拉哈,体现出的民族风情独具魅力,令人神往、令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
双鸭山旅游产业基础较好。结合生态优势、口岸优势、文化特点和发展基础,双鸭山具有进一步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国家一类口岸——饶河口岸四季通关,已开通“双鸭山— 同江—下列宁斯阔耶—比罗比詹、哈 尔滨—双鸭山—比金—哈巴”国际客 货运输线路及“饶河—比金”定期客 运班车的运营两条运输和旅游线路。 借助天下第一农场——友谊农场的优 势条件,建设了占地 10 公顷的集知青 文化、休闲旅游、影视基地等功能为 一体的中国知青第一村,这是纪录历 史、承载知青文化的大型旅游项目, 为广大知青重访“第二故乡”、重温 时代记忆、弘扬时代精神搭建了良好 平台。在红色旅游上,珍宝岛举世闻 名,十二烈士山、七星砬子、雁窝岛、 大顶子山、新兴洞、西风嘴子等都是 东北抗联的著名战迹地。
  经过不懈努力,我市旅游业从无到有、渐趋成熟,旅游形象初步确立、 旅游产品和产业要素不断完善。旅游 收入连续多年实现 20% 以上的快速增 长,旅游业对全市社会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攀升,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支柱的产业地位和发展格局初步确立。
  二、意见及建议
  一是加快推进生态旅游一体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上,品牌不一、各自为战的问题应引起重视。在落实《规划》当中,我们应抓住国家鼓励打造大东北旅游品牌的有利机遇,加快推进区域内旅游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统一区域旅游品牌,统一包装、推广,加快提升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二是编制旅游文化专项规划。建议将各市、州(区)的历史文化整理,统一编制旅游文化专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以此尽快推进城市特色的研究和实施,推动我们 14 个市州区旅游资源整合,搞好城市历史、文化对接, 加大合作的有效性和效率性。
  三是建立区域旅游行业联盟。加 强区域内旅游行业协会和旅游各专业 协会的联谊与合作,建立区域旅游行 业联盟,打破行政区划局限,共同开 拓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 流动,激发经济活力。共同研究、设计、 开发和推广能体现各方资源优势和符 合各方市场需求的特色旅游线路和旅 游项目,丰富区域旅游产品。
  四是建立专项内容协调推进机制。 加快完善区域内市州经常性协调机制, 定期召开协调会议,构筑“抱团”发展、 错位提升、区域共荣、合作多赢的工 作局面。本届会议的主题是生态旅游, 建议先在旅游产业发展上建立专项内容协调推进机制,首先研究跨区域旅 游线路和产品开发,争取盛夏季节推 出避暑旅游跨区域产品,年内推出冬 季旅游产品。
  五是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加快建立区域内企业合作交流、人才技术合作、投融资合作、信息资源共享、对外开放合作等平台,在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环境保护、市场供需变化、对外开放合作等方面形成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信息共享和机遇共享。
  六是建设立体式新通道。建议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快打通贯穿南北的铁路、公路“大动脉”,建议向国家联合提出建设东北东部地区高速铁路的申请。加快支线铁路、公路建设和改造,打通“断头路”,建成“直通桥”。同时,统筹科学布局机场、港道,加快打通“空中走廊”和“黄金水道”,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