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作动态
合作动态
京津冀一体化电力市场统一工作正式实施
发布时间:2016/11/18 15:23:00 来源:未知 浏览:()

  今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加快推进,一系列重大区 域规划政策相继出台。随着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四大板 块”和“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 个支撑带”战略不断深入推进,我国区域结构进一步改善, 一些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超过了东部地区,区域发展 不平衡正转化为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强大动力。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能源局获悉,其综合司近日 下发关于同意印发《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 易暂行规则的函》(以下简称《暂行规则》),要求尽快启 动京津唐电网电力直接交易相关工作,力争到 2016 年底电 力直接交易规模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20%。
  值得注意的是,该《暂行规则》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 革中出台的首个区域性的中长期交易规则文件,标志着区域 市场时隔十年多再度启动,同时也标志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中电力市场统一工作的正式实施。 长期以来,在项目核准制、价格审批制、年度计划电量分配制的一整套闭环机制下,我国电力行业处于“企业为国 家办电,国家管控企业经营”的状态。建立区域电力市场是 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 2002 年国务 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目标。2004 年以来,东北、华 东区域相继开展了电力市场试点,其中,电力直接交易开展 范围最广泛,交易量增长最快,但始终是低于或等于政府标 杆电价的单边降价机制,没有形成反映供需变化的价格信号。
  在此之下,2015 年 3 月 1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 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被誉为啃硬骨头 的新一轮电改启动,要求具备条件的地区逐步建立以中长期交易为主规避风险、以现货交易为补充发现价格,交易品种 齐全、功能完善的电力市场。
  据记者了解,此次区域市场建设的试点落在了华北和 华中。《暂行规则》明确,直接交易主要是指符合准入条件 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通过自主协 商和集中竞价等市场化方式进行的中长期电量交易。在京津 冀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前,这一工作依托华北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目前距离年底仅剩下 5 个月,若以 2015 年度京津唐电网的社会用电量 3086 亿千瓦时测算,这相当于今年年底前要放开 600 亿千瓦时参与直接交易,月均直接交易电量达到120 亿千瓦时。
  最为关键的还是现货市场建设,其被认为是市场化改革 能否成功的“最后一公里”。《暂行规则》明确,京津唐电网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是京津冀电力市场建设的起 步工作,要按照市场竞价、平等竞争的原则推进直接交易, 并为京津冀电力市场开展现货交易做好准备。
  “在目前供大于求的形势下,电力行业将面临更激烈的 竞争,大用户直供就是降电价。”某发电央企广东公司负责 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如何突围正成为众多发电企业 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截至 7 月中旬,包括五大发电集团在内的能源 电力企业相继召开了上半年工作会议。国电集团董事长乔保 平在年中会上坦承,当前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产能过剩问题 日益凸显,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国资国企和电力市场改 革加快推进,发电行业面临着一个历史性拐点,正处于增长 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攻坚期和经营发展转折期的“三期叠加” 特殊历史阶段。
 
  因上半年业绩低迷,五大发电集团下半年不约而同将目 标定为降成本保增长。华能集团提出,要确保电力企业生产 费用在随电量同比例下降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销售、管理 及财务费用也要比预算削减。加大百亿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力 度;华电集团计划在下半年加大闲置资产处理力度,并将择 优择机有序推进煤电发展,以及研究降低杠杆率具体措施。
据 《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