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特别关注
特别关注
国家发改委专家、著名经济学家谈“泛珠三角”合作
发布时间:2012/5/2 16:05:00 来源:未知 浏览:()

  日前,国家发改委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著名经济学家陈怀等就“泛珠三角”合作与广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广泛的交流探讨。他们普遍认为,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给整个区域提供新的机遇。

  区域合作新现象

  在此次“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当中,出现令人可喜的一个现象就是各级地方政府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区划,依靠市场经济的力量开展了这样一个区域经济合作。

  著名经济学家陈怀认为这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个很好的突破。他表示,过去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有一个弊端就是行政区划对市场一级资源和经济体系的分割,打破这种分割成为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我们注意到,这次‘9+2’的合作中是各级地方政府率先跨出了这一步。‘9+2’应该说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个很大的尝试,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国家发改委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博士认为,这种区域经济整合的根本动力在于市场化机制的作用。他分析说:“过去我们也曾用行政力量去推动过区域合作,但总的来说不是很成功。而在新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不断发展的环境下,各地区的整合就有了内在需要。另外这种整合还是全球化环境下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需要,也是适应新一轮工业化的需要。”

  资源整合呈多赢局面

  王一鸣表示,“泛珠三角”的提出对南中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整合能够大大提高这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同时又能使各方都受益。“对于广东来说,能够大大拓展它的腹地,拓展它利用资源的空间;对于内陆省份来说,可以加快吸纳广东的产业转移,更好地利用这种产业转移;对于香港、澳门来说也会进一步拓展它们在内地的市场,所以会形成多赢的局面。”

  他还表示,“泛珠三角”这种“9+2”的格局对于中国更好地推进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至于泛珠三角区域的建立对农业大省有何积极意义,陈怀表示这些省份加入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后的益处不仅仅表现在农业产量的增加和一般的结构调整,而且还将使他们获得更多更新的技术、市场,以及更多的资本支持。

  对区域经济的规划还会加强

  长三角经济圈近年来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直逼在外贸进出口方面一直遥遥领先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针对这种现象,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徐尚武认为长三角经济的发展为“泛珠三角”提供了学习的榜样。“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长三角地区中包括的江浙沪是两个省和一个直辖市,而珠三角地区原来的范围只是广东省的7个市,所辖区域的结构不同,所以,珠三角和长三角在某种意义上又是不可比的。另外,泛珠三角概念从科学的构思到广泛的共识再到逐步的实践,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并不是针对长三角地区迅猛发展的思考,而是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

  据王一鸣介绍,面对各经济区域的纷纷建立,国家有关部门表示还会大大地加强对区域经济的规划,这对下一步区域经济整合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他还表示,实际上国家目前重点开发的四个板块(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加快中部地区的崛起、西部大开发、沿海地区更高水平的发展)已经基本覆盖了中国的各个地区,并且都有具体的战略支撑。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四年多来,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特色经济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明显的进展,此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部地区的崛起已经初见成效。